2017-03-02

背景考察- 資料解析 劇情考察 電視版與漫畫版之劍心比較

撰寫: By Jingll(不可考,約2002年)
排版: By Kamma(Updated: 2021/02/02)

電視版與漫畫版之劍心比較
我想說電視版的詮釋裡面,對於神劍人物其實有一些細節是與漫畫版非常不同的。動畫與漫畫是非常不同的媒體,動畫具有聲音與動作,這是漫畫遠遠比不上的。我們對於動作與聲音的連結可以使得角色更生動,更活,而且衝擊力也更大。可是動畫往往因為這些優勢而忽略了內容的部分,或是因為是改編自漫畫的關係,不容易將漫畫的原本精神表現出來。尤其是左之助及彌彥,他們都是乍看之下與少年漫畫的衝動、魯莽角色相同,但事實上卻是非常不一樣的人物。所以我常常為他們兩人抱屈,覺得電視版抓不到他們兩人的神韻。例如左之助,電視版似乎將左之助描述成一個笨蛋,或是一個真正的配角,也就是沒有這個人物這一集的故事仍然可以繼續進行,有他出現只是多一些笑果,或是多一些人被打而已。每次看到這樣的編劇就一肚子火,畢竟左之助也是和月老師塑造出來的一個獨特角色,卻被白白糟蹋了。彌彥也常常在電視版中只是衝動搞笑的角色,但是漫畫中卻具有擔當傳承意義與追求成長的重要角色。電視版的通病就是誇大他們兩人的感情成分,並且低估他們的思考成分,以致於結果變成衝動、搞笑、沒有內涵的青少年,而且是沒有特色的配角。

別說這些被認為常常是配角的人物,主角劍心也不見得在電視版裡有「正確」的詮釋。我所謂的「正確」是指與漫畫原著想要表達的理念相同。當然有一些電視主題本來就是「同人誌」的方式額外增添的劇本,所以描述或是神韻有一些不同,但是即使與原著在演同一個事件,一些小小的變更也足以顯示電視版編劇的理解不一定與和月老師的理念完全相符。下面我要舉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說明即使是同一個故事,我也強烈的感覺到歧異所在。

劍心是作者和月老師創造出的非常獨特的一個人物,這麼獨特以至於我懷疑電視版的編劇是否真的抓到和月老師想要表達的主題。我對於和月老師對劍心的設定非常佩服,他早在第一集中(請見左之助對劍心下的戰書)便已經設定好劍心的過去了,甚至我們可以說劍心一登場他的過去就已經設定好了,可是這部作品一直到第十九集才真正畫出劍心的過去。真是不容易呀!一般漫畫家擁有某個點子,常常在第一集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表露無遺,之後還可能應著讀者的喜好一直修正。但和月老師即使在第一集便設定好,也沒有草率表露,甚至之後也不因讀者的喜好而修改。對於和月老師身為漫畫家的矜持我真是佩服極了。

不過電視版卻因為廣大觀眾群的關係,稍微修改了劍心的特性。在電視版裡,劍心搞笑的成分大於漫畫版,而且感情表露的部分也比較清楚。例如彌彥的奮鬥那一集,說明彌彥想要以自己的力量解決一些小紛爭,但是又苦於不知道如何面對多人同時進攻的問題。
在漫畫版裡,彌彥在院子裡做好「以一敵多臨時訓練器」之後,左之助忍不住問「那是什麼玩具呀?」左之助平日遊手好閒,所以可能隨口搭兩句,但是第一個發問的既不是小薰,也不是劍心。和月老師想要塑造的劍心是不會主動出面的,他靜靜的待在附近,直到彌彥主動向他詢問了他才會開口。就像他不放心彌彥的戰鬥,但是只有幫助「一眼」一樣,他就在附近,給彌彥完全的空間去探索,直到他覺得彌彥已經無法應付了,才會出面去幫助解決。

當彌彥問他有沒有想到什麼好方法的時候,劍心反問彌彥「你是不是遇到什麼麻煩,非得以一敵多不可呢?」劍心假設彌彥想要自己解決,但是也無法證實彌彥是真的想要自己解決,還是礙於情面開不了口,所以需要先證實一下彌彥的想法。若彌彥是因為開不了口,這樣的情境他也許會透露一些訊息,只要接著問就可以問出來了。若彌彥是想要自己解決,那他一定不會透露什麼,如此只要提供他解決方法就可以了。這個測試很成功,彌彥支吾其詞,說不出他為什麼突然想以一敵多,只是敷衍的回答「只是突然想到而已」。這就代表彌彥想要自己解決,所以劍心提供他他所想到的方法。

事實上劍心應該不是在彌彥問他的時候他才開始想的,而是觀察彌彥第一次與敵人接觸時的情境便已經開始假設了。換言之,劍心不但一直待在彌彥身邊,也一直積極的想辦法幫助彌彥,但是劍心卻沒有表露出來。劍心說,幕末的時候他們都是先逃再說。其實以劍心的身手,他根本不需要逃走!劍心只需要眼光一閃,就知道誰會先揮劍到哪個位置,下一個人會揮到哪個位置,然後一個動作一口氣將所有的人都解決。也就是說,劍心並不是以自己的經驗在教導彌彥,而是從彌彥的角度思考彌彥可以怎樣應付。這就證明劍心從彌彥的第一戰就已經開始思考彌彥下一步應該怎麼做了。即使劍心積極的思考,他表現出來的卻是希鬆平常的態度,所以彌彥完全沒有意識到劍心的幫助。和月老師筆下的劍心就是這樣一個內斂的人物。

值得提起的是,劍心知道以彌彥的功力來說,這一仗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具有勝算,所以說完解決方式之後,補充說明「揮舞活人劍的人,無論如何不能容許自己敗北!」戰鬥本身有一些機運的成分存在,相信自己一定要贏便可以增加氣勢,也許真的可以贏。對彌彥而言,這是他的第一戰,取得勝利的重要性更是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所以劍心鼓勵他一定要贏!劍心的思慮是如此周到與深遠,但是卻以非常隱晦的方式表現出來,我想和月老師想要表達的劍心應該是這樣的吧?

但是電視版裡完全不同!電視版裡的劍心特地跑到彌彥練劍的地方,咳兩聲引起彌彥的注意,跟彌彥說明注意事項,然後又「不小心」說手中的東西不需要了。這些動作明顯的表達出劍心是為了關心彌彥才做這些。這與本意天差地別!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真是氣死了、、、不過後來想想這樣的表達方式也許讓一些人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才要這樣改編。只是我還是覺得這樣的表達與和月老師本來想要表達的差異很大就是了。

另外,劍心練成天翔龍閃的時候也是一個讓我快要氣死了的鏡頭。在漫畫裡面,劍心感受到他的師父有絕對可以至他於死的力量。經過一個星期的練習,他的劍技都無法奈何他的師父,而師父也第一次卸下平日穿著的厚重斗篷,此時他師父要使出無法防禦也無法閃避的招式,那他的死亡也是絕對的。死亡,他竟然感到害怕!為什麼?不要怕,他可是出生入死過來人,有什麼好怕呢?想想要怎樣可以在師父攻擊之前先攻吧!但是當他師父功過來時,劍心被逼入絕境,出現在他眼前的不是九頭龍閃的招式而已,還有死亡!瀕死的經驗讓他想起他在意的人事物,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他不能死!!他要活下去,他必須要活下去。這樣的氣勢讓他在瞬間拔出刀,並且在還沒有站穩之前就順勢攻過去,成就了「天翔龍閃」。但是電視版的詮釋卻完全不同。在電視版中,劍心在那一瞬間想起小時候犧牲生命保護他的大姊姊所說的話「活下去,心太,直到你可以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時候」,而劍心意識到那樣的日子還沒有到來,所以不能死。

乍看之下這兩種說法似乎很相似,而且結果也一樣,就是領悟到必須活下去,可是我覺得其中的精神真是南轅北轍!在漫畫版中,劍心領悟到他必須活下去,並不是因為某個人要求他,或是某個人說的話直接與「要活下去」有關,而是劍心疼惜這些人對自己的用心,以及對自己的期望。小薰說「我只是想要流浪人留下來而以」代表小薰全面性的接受劍心這個人,而不在意他的過去可能的負面影響,換言之,表示劍心可以再重頭開始嘗試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包括嘗試再次愛上一個人。左之助說「沒有我的允許可不准你到別處去流浪」,一方面接受劍心是一個浪人的角色,另一方面臣服於劍心的氣度。也就是說,左之助用這樣的方式表示「很喜歡劍心這個人」。好強的彌彥在劍心面前落淚,還說「可惡,我為什麼這麼沒用」是因為他從心底承認劍心的力量,並且佩服他,以他為偶像,想要有一天可以像劍心那樣自己護衛自己父母的名聲。其他人也一樣,大部分說的話都不直接要劍心活下去,而是表達出對劍心的關懷。最後一幕是與小薰告別的時候小薰淚流滿面的樣子。劍心怎麼捨得讓小薰傷心呢?所以他一定要活下去!這是積極意義的存活,也就是因為值得活下去所以一定要活下去。但是電視版的劍心是因為想到別人的建言才活下去,換句話說,電視版的劍心只是消極意義的存活,他要繼續活著是因為有目標還沒有達成,而且這個目標是別人要求他要達到的目標。

我不能說哪一種比較堅強,畢竟兩種都是瀕死狀態下產生的力量,但是我覺得前者比較積極,也比較深層。如果有人在你出生不久就為你定下遵守一生的目標,那你還需要思考嗎?我覺得和月老師想要塑造的劍心不是這樣的人。劍心有自己的主見,但是他也不斷的摸索趨近他想要的理想。所以他不是那種遵循別人指導而生活的人,否則當初他就不會與師父吵一架下山去救世了。為什麼劍心要聽大姊姊的話,卻不聽他師父的勸(不要下山去),或是小操的話(不要一個人擔起所有的事)?在漫畫裡的劍心比較一致,一致的只遵循自己思考過的選擇。他堅持要下山因為他覺得這時候正是他發揮力量的時候。他堅持要一個人出走因為他不想讓這些人受傷或甚至死亡。他堅持的事情都是他思考過的,所以一旦他決定了,就沒有人能改變他的決定。例如他決定他再也不殺人了,即使桂小五郎也無法阻止,即使新井赤空的質疑也無法動搖,即使刃衛、齊藤一再地挑戰他的極限他也不破戒,即使翁老有名正言順的請求他也不同意,甚至面對志志雄真實所謂的「真理」也不改變。他決定了就是他的行動守則,沒有人可以動搖他的決定。唯一讓他無法決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要不要待在小薰身邊,因為當他終於下定決心要離開之後,小薰居然追到京都來,還微笑的說「我們一起回東京吧!」而劍心竟然沒有反對!劍心不是已經下定決心不要再讓小薰遇到類似的困境了嗎?在回到東京的時候劍心也為自己奇妙的舉動而猶豫。只是小薰說「歡迎你回來!」劍心又無法拒絕了。這件事情導致劍心在人誅事件中陷入極深的自責與痛苦中,因為自己的猶豫讓心裡最在意的人喪命,使劍心徹底懷疑自己。

電視版裡的劍心似乎就沒有這樣深層的思慮,只是因為他小時遇到的特殊事件,所以記憶特別強烈,或是意義特別重要。我後來看了追憶篇以及星霜篇OVA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一段的改編,是因為編劇古橋一浩對於心太變成劍心的轉變特別有感觸,所以加強了這個轉變。但是如果仔細看漫畫的話就知道,其實和月老師根本沒有描述「小鶯、小茜、小霞」是怎麼死的。也許他們並沒有挺身而出救劍心,也許劍心在一片混亂中與他們走散,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三人都死了,而劍心之前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曾經暗暗發誓自己要保護他們三人的。追憶篇與電視的編劇讓這一部分變成劍心生活事件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和月老師本來只想描述劍心從小就是一個正義感很強,而且堅持要作自己覺得對的事,但是卻不一定做得到的人。想來他另一個作品「慧星撞擊」的主角就是這樣正義感很強卻不一定做得到的人。比古清十郎收他為徒便是讓他具有與他的正義感同等的能力。

就此,我覺得電視版非常精彩,結合了色彩、音效與動態呈現之後讓整個神劍世界活起來。但是由於編劇本身與原作者畢竟不是同一人,那些搞笑的幾集不說了,不搞笑的也不一定能夠抓到原著的精神。與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附註: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來信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